宝善宫教育博物馆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日战争的爆发,使沦陷区大批学校南下西迁,数十万流亡学生汇集山城。战前重庆中等以上的学校只有32所,此时一下增加到97所。迁入重庆的学校将近70%集中在方圆只有50公里的沙坪坝和周边的夏坝、兴隆场,仅沙坪坝磁器口一带就有各类学校200多所。一时出现了校舍林立,名师会萃,书声朗朗的教育繁荣景象,并且一直持续了8年。这一时期重庆的沙坪坝与昆明的巫家坝(西南联大所在地)、成都的华西坝被并称为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三坝”。当时重庆沙磁文化区的学校不仅数量多,而且办学体制、教学方法不拘一格,为广大学生及民众接受教育提供了多种选择。各校对教材、课程的选择也有很大的自主权。

发布者:,本文摘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告知,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交流之目的。

(0)
上一篇 2021年9月18日
下一篇 2021年9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