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

少林寺,是位于中国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的一座佛寺,由于其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的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距今1500余年,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号称“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有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少林寺在文化意义上早已超脱佛寺建筑艺术本身,以少林功夫的武学国粹为代表,涵盖禅、意、艺、医的少林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杰出代表和瑰宝。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鲜明符号,少林寺在中国对外交流中占据重要地位,少林文化远播四海、广植福田,少林弟子遍布五洲,少林寺以其独特的价值与魅力吸引着海内外大批民众及名流、政要、高僧、佛友等各阶层人士前来观光、拜访、朝圣、交流。

少林寺

目前,少林寺是中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球低碳生态景区、中国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敬老爱老助老教育基地。另外,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在内的“天地之中建筑群”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少林寺现任住持是永化堂上传曹洞正宗第47世、第33代法嗣(宗承西来堂)释永信大和尚。

山门:由正门和东、西掖门组成,门首正中悬康熙帝书题黑底金字“少林寺”匾额,上方刻“康熙御书之宝”御玺。山门明间的佛台正面是弥勒佛坐像,背面是木雕韦驮护法神像。山门甬道两侧有马道。山门前是广庭,分布着东西石牌坊(立唐、宋、元、明、清各代古碑30余通)、石狮、旗杆、柏林。

天王殿:1735年建,1928年毁,1982年按原结构重建,面阔五间,进深两间,有前后廊。重檐歇山绿色琉璃瓦顶,上下屋檐间悬挂楚图南所题殿名竖匾。殿前有两座金刚护法神像。殿后四大天王像自东向西分别是持琵琶的白色东方持国天王、持宝剑的青色南方增长天王、持宝伞的红色西方广目天王、拖宝塔的绿色北方多闻天王。

大雄宝殿:是全寺佛事活动中心,赵朴初题匾悬于上层殿檐下,殿内供奉三世佛像,东、西山墙的神台上塑十八罗汉像。殿内金柱下麒麟柱顶石、狮子柱顶石各一对,皆用整石雕刻而成。

藏经阁(法堂):是贮存佛经典籍和高僧讲经说法之地。阁内存储各类佛经典籍数万册以及少林拳谱秘笈、木版《少林寺志》、达摩面壁影石等。阁内神龛上现供缅甸居士所赠的巨型白玉卧佛。

方丈院:是方丈起居理事场所,主室硬山式建筑,面阔5间,东、西两侧有寮房5间。乾隆帝曾寄宿于此,并赋诗:“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禅静,寺据万山深。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室内有日本赠予的铜质达摩像。东侧置放有弥勒佛铜像,墙上挂佛门八大僧图、达摩一苇渡江图。

立雪亭:又名达摩亭,相传是禅宗二祖慧可向初祖达摩求法之地。亭长11.37米、宽7.39米、高8.829米,面阔3间、进深3间,单檐庑殿顶,石柱上有明代题字,殿内悬乾隆帝题“雪印心珠”横匾,佛龛内供达摩铜像。东间有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的铜钟一口。

千佛殿:又名毗卢殿、毗卢阁,重建于明代,供奉毗卢佛像,面阔7间,硬山式建筑,是寺内现存最大殿宇。北壁及东、西两壁,绘“五百罗汉朝毗卢”大型壁画,壁画高7.5米,长42米。殿内地面有48个20厘米深的陷坑,是清代少林武僧练拳习武的脚坑遗址。

塔林位于少林寺的西南280余米的山坡上,面积近两万平方米,有各类墓塔或佛塔246座,少林寺塔林是研究古代雕刻、书法艺术的历史资料库,具有重要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初祖庵位于少林寺北1.3公里,是宋代人为纪念禅宗初祖菩提达摩而营造的纪念建筑。因达摩常游化于嵩洛之间,面壁静坐是其修禅的主要方式,所以此庵又被称作“达摩面壁之庵”。二祖庵位于少林寺常住院对面的钵盂峰顶。为纪念二祖慧可而建,与少林寺北部的初祖庵相对,被称为南庵。达摩洞位于初祖庵后五乳峰中峰峰顶下十余米处,是一个天然石洞。禅宗初祖达摩曾在此洞中面壁九年因此称作“达摩洞”或“达摩面壁洞”。

发布者:saigege,本文摘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告知,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交流之目的。

(0)
saigege的头像saigege
上一篇 2021年4月30日
下一篇 2021年4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